換一種思路,換一種“共享”方式
2018年12月10日
34
Aileen 分類:共享經濟APP開發
換一種思路來看待“共享經濟”,或許比追趕“風口”更明智。
利于長遠發展的共享經濟商業模式不應是基于“讓豬也能飛起來”的風口投機,而是通過“共享”這個模式來重塑與供應商和用戶的關系,創造一種利益轉化的合作關系。總的來說,共享價值是一種商業戰略,是一種實現更明智的多方利益的戰略。
舉個簡單的例子,共享雨傘在投放了短短幾天的時間內,3萬把雨傘被用戶帶回家,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是一個利用“共享”營銷的案例。為什么?因為成本9.9元的一把傘賣19元,幾天內賣了3萬把,還是無人銷售。不難發現,在“共享”的商業模式中,以租促買的營銷方式帶來的利潤反而遠超過了租賃的利潤。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相對較低的賠償押金恰恰促使了用戶以較高的價格對租賃的物品進行成交。需求行為+場景的滿足是要點,例如某用戶在北京坐公交或地鐵辦某事時,突遇大雨,在地鐵口租了把傘(一把傘一個小時5毛錢,一把傘的押金是19.9),然后去客戶處辦事,到下班才回來,總共使用時間已經超過10個小時了,租金已經到了商品的四分之一的價格,這個時候,用戶放棄押金而購買雨傘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在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對于用戶體驗而言是極佳的,也是轉換率最高的場景。
共享經濟其實也是一種商業戰略,在共享經濟競爭的下半場,回歸商業本質,也許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