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共享經濟的造風者、追風者與起飛者
2017年06月15日
52
分類:開發資訊
在風口上尋找機會是很多創業者喜歡做的事,諸如滴滴、OFO、摩拜等,我們以為他們是風口上的幸運兒,實則他們不是追風者,而是造風者,造風者造勢,追風者借勢,起飛者趁勢,如果想占據市場的他們,都應該具備哪些先決條件呢。
共享經濟的造風者:快人一步,踩準時機
作為共享經濟的造風者企業,需要他們在從無到有的市場環境中證明了自己,分別帶來C2C和B2C兩種不同性質的共享經濟邏輯,并且引爆了輿論、資本和創業市場,他們是現象級的創業項目。
成為這種現象級的項目有幾個必要的市場條件:第一,覆蓋用戶量足夠多;第二,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第三,市場配套環境成熟;第四,市場上有雛形產品。
共享經濟的追風者:順勢而為,借勢上位
對于追風口的創業者而言,順勢而為的跟著風口走,要比快人一步的搶奪天時更容易獲得融資和媒體關注,畢竟在風口出現時,輿論和資本早已聚集在風口之上。
借力風口,順勢而為,有些原本很難做的事情會突然變得簡單,一方面,資本加入進來,創業公司有錢了之后確實能解決很多問題;另一方面,風口期市場環境也要更加積極,媒體的報道和用戶的關注,可以快速將產品推向更大的市場范圍。
共享經濟的起飛者:做好準備,飛的更高
當風口來臨時,那些最先做好準備的創業者才更有可能趁勢而起飛。如果在行業處于風口期時,創業公司才剛剛起步,就需要加快進度,因為不知何時風口就會戛然而止,資本越集中的行業,市場融資的進度越快,風口期結束的周期也就短。
因為資本加速了市場競爭,所以在共享領域創業,不只要與同類項目競爭,也要與整個行業的市場周期賽跑,現在才開始在共享經濟領域創業的話,必須要加快速度,不然一旦出現共享經濟關門潮,想獲得融資就太難了。
如今在共享經濟領域創業已經很難再有機會成為造風者了,但可以抓緊時間做一名合格的追風者。合格不能為了迎合資本而去創業,而是真正能給用戶解決實際問題,并能產生可持續性收益的項目,拿到投資的項目仍然會關門,能產生實際收益的項目才有機會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