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沒有死,“升級”為信用經濟
2018年04月02日
21
分類:電單車資訊
很多人會把共享經濟想得很復雜,總覺得人家做共享經濟的都很厲害,其實,我們只需要換個理念,勇敢嘗試一下新的消費思維,我們就有全新的機會,可以讓我們花本來就該花的錢,賺本來賺不到的錢。
從2016年共享經濟的瘋狂涌現到2017年的逐漸低迷,很多人都不再看好共享經濟,但就在2017第一財經數據盛典上,芝麻信用副總經理李叢杉表示,“行業正在發生變化,共享經濟正在向信用經濟升級,有一些企業在擺脫押金后,不但沒有死亡,甚至開始進入盈虧平衡期。”
在信用借還物品領域,最近三個月免押金訂單量月均增長了60%。在租車行業,有企業在引入芝麻信用后,行業租金欠款率下降52%,違章罰款欠款率下降了27%,丟車比率下降46%。
北京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中國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認為,分享經濟在中國依然大有可為,但破題的核心在于信用建設。“今天的共享經濟門檻太低且邊界比較模糊,如果不完善信用體系建設,會影響共享經濟未來的規模經濟和效率經濟。”
事實上,目前在共享單車領域,占據市場份額95%的ofo、摩拜、哈羅都已經陸續開啟信用免押金,并正在鋪開更多的城市。共享充電寶領域,行業前五公司已基本全部接入。此外,在海外租車,圖書館、酒店等眾多行業都已經紛紛開始接入,免押金逐漸成為分享經濟標配的同時,也在推動分享經濟升級為信用經濟。
“我們希望在這樣的信用生態中,商家更高效獲得更多優質新用戶,用戶體驗到更豐富生活場景無押金的便利體驗。因為彼此的信任,共同開啟“美好生活無押力”的城市生活。”李叢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