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發展要注重社會公共道德水平的提升
2018年07月06日
67
亦強科技 分類:電單車資訊
共享經濟發展要注重社會公共道德水平的提升!雖然共享經濟是最近幾年才常常提到的詞,但其它過去就有,并非全新事物。但隨著共享單車的出現,將共享經濟推向了新的高峰。作為新增長點、新動能之一的共享經濟,我們需要積極引導共享經濟健康發展,也需要深入認識其特點和運行規律。
什么是共享經濟呢?其實只要滿足三個基本條件即可稱之為共享經濟:第一,物品具有耐用性,即可以多次使用;第二,邊際使用成本非常低,即多次使用并不會明顯增加成本;第三,在一定范圍內可以實現按需、便利使用,不會出現嚴重短缺。特別是我們生活中常常用到,或者一些公共場合共用的物品在其實都屬于共享經濟的范疇。
而現在作為新增長點、新動能的共享經濟,主要是指這樣一種新情況:原先私有私用的物品在更大范圍讓非擁有者按需、便利使用。例如,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等。這些物品具有明顯的耐用性,重復使用的成本很低。過去,因遵循“擁有才能使用”的原則,大量這類物品被長期閑置。充分利用這些物品的耐用性和低使用成本特點,讓更多人按需使用,可以更充分地實現其使用價值,大大節約社會資源。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鼓勵、提倡和發展的方向。
但是,如果說是在自己家庭或社區單位中使用共享物品時,成員大都會自覺愛護物品,使用后會存放在合適的地方。可是在更大的社會范圍將原先私有私用的物品轉化為共享共用物品時,有部分的使用者就會愛惜物品;不會考慮到下次或他人使用的方便;更有甚者將將物品據為己用。可見共享經濟能否充分發揮優勢、持續健康發展,跟社會公共道德水平是息息相關的。社會公共道德水平越高,共享經濟的優勢就越明顯。如果社會公共道德水平不夠高,不僅共享經濟的優勢難以體現,還可能產生額外的資源浪費及社會損失,并付出一定的社會管理監督成本。
共享經濟的發展一方面體現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消費大眾化、平等化的進展,表明整個社會正向著按需使用、節約資源的方向前進;另一方面也表明發達生產力需要更高的社會道德水平與之匹配。因此,要像重視發展社會生產力一樣重視培育互助互利的公共道德,推動共享經濟健康發展,更好地貫徹共享發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