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開發的第一款安卓應用,為什么招來如此多的非議?
2015年12月17日
90
分類:電單車資訊
蘋果要為谷歌開發應用了!聽到這個消息,相信很多人對它的驚訝和好奇不啻于看外星人降臨地球,對它的期盼也是殷殷切切。
之所以有這樣的心理,源于蘋果一直以來的封閉和高冷,也源于iOS和Andriod兩大操作系統的長期對壘。
兩者的聯姻在一眾的質疑和觀望中完成了。這款名為Move to iOS的軟件專為由安卓轉向蘋果的用戶提供數據遷移功能,它也是iOS和Android這兩大對頭的首次聯姻,豈料兩國人民積怨甚深,上架后24小時內,Move to iOS這款應用被安卓人民狂吐槽。
究竟是一次處心積慮的廣告,還是一次愛心十足的誠意之作,亦或是探底市場的試水石?蘋果的用意引人猜想,不過繼Swift工具開源、自破豪言“傻逼才會做觸控筆”、和微軟合作設計iPad Pro、愛馬仕表帶、制造Apple TV等一系列事件以后,高冷女神的眼神終于瞟向屌絲了。
自庫克執掌Apple帝國以來,喬布斯時代的傲氣和封閉開始改觀,蘋果正在轉身,這究竟是一次走下神壇的不歸路、還是一次適應時代的明智之選?還得等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驗證,雖然股票在下跌、果粉在失望、安卓用戶在狂踢,但至少有一點連普通人都能看明白:這已經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蘋果了,她更接地氣更親和了!
封閉還是開放?這是個問題
在這次“一星事件”(姑且稱之)中,蘋果和谷歌的態度對比得很明顯,有網友評論“谷歌太寬容了,如果是蘋果平臺,它絕對不會允許這樣一款APP上架Apple store!這就是差別。”
為什么一款應用會招來如此多的非議?除了安卓擁躉們出于捍衛陣營的目的,還有一個槽點在于正因為google play的開放性,使得蘋果的開發的應用能夠堂而皇之的登錄安卓商店,并且是一款讓安卓手機“變成”蘋果機的應用,換句話說,如果谷歌開發一款讓蘋果機變成安卓機的app,能夠順利登錄app store嗎?
換句話說,正是因為谷歌的開放性和蘋果的封閉性,才造成了現在的的情況。然而開放和封閉并非移動互聯網獨享,事實上,在其他領域,也存在這樣的爭議。
在硬件市場,說到封閉的典型,不得不提的就是BlackBerry(黑莓)。
BlackBerry憑借自研的操作系統BlackBerry OS一舉成名,由自建專用網絡達成的堪比北約的安全級別讓它成為政企高管人員的專享。因為傳輸網絡的封閉性(所有信息必須通過它的專用通道送達)導致BlackBerry在全球擴張困難,和當地運營商的接洽、網絡接入成為最大阻礙,直接導致BlackBerry用戶過分單薄增長緩慢;它引以為豪的安全性在以全民為對象的移動時代面前不合時宜;最后,大量即時通訊、專業通訊軟件的出現再次沖擊了BlackBerry最驕傲的通訊系統。在美國政府棄用后,BlackBerry市場表現直線下降,從王者地位落到了最近智能機市場份額跌破1%的境地。
Blackberry的高管曾說過:“BlackBerry智能手機絕不會增加MP3和照相功能,因為公司的主要客戶是美國政府和企業。”這和曾經喬布斯放言“只有傻X才會做出觸控筆這種東西!”何其相象。
和硬件衰落相輔相成的是操作系統及工具的封閉和開放。
BlackBerry OS開發應用程序過程復雜、開發難度大,不同設備型號無法統一適配,開發者經常由于屏幕大小不一導致圖形扭曲遭到用戶責備,而自始至終,BlackBerry都不愿舍棄這套落后的開發系統,只為保有其用處日漸寥落的安全性,這一決策導致在iOS和Android兩個弄潮兒崛起后,大量開發者轉投這兩大平臺,使BlackBerry應用活水枯竭。
和BlackBerry相似,蘋果也曾一直嚴守獨家的開發語言, 直到今年6月,蘋果才宣布Swift程序語音將開放原始代碼,而蘋果更底層的面向對象開發工具Cocoa還藏在箱底;與這兩者相對的是Google的開放,Android操作系統在2008年歸名谷歌后就免費面向市場,直接的結果有兩個:一是安卓市場的迅速崛起;二是各種高仿系統的泛濫,和Android對應的C、C++和Java開發語言也同樣免費開放,“語言開放+系統開放”,使安卓市場的應用開發更加活躍。
在互聯網時代,軟件接替硬件成了主戰場,這就好比一個是吃飽,一個是吃好,人手一部或兩三部手機早已超過了溫飽線不知多少,能滿足用戶更高需求才是市場走向,這只有軟件——也就是名目繁多的App才能做到。當餐館條件都差不多的時候,誰那兒的大廚多、菜品花樣更多、更好吃就決定了餐館的人氣,大廚就是開發者,自由度越高、越開放的平臺才能引來更多更高級的廚師,更活躍的氛圍才能產出一流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