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APP的經營模式
2016年07月11日
54
亦強軟件 分類:電單車資訊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日漸成熟和普及,越來越多的時尚青年成為了拇指一族,沉浸在了手機所帶來的無限便捷和高速之中。不管是吃飯、穿衣還是住房,似乎都能在手機上找到。隨之而來的,社交APP的軟件也成了更多年輕的人喜愛。iPhone手機,安卓等智能機的風潮更是讓APP產品大放異彩。但是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如果APP產品的創意不夠、產品無亮點,根本無法吸引用戶的注意。
社交APP的出現,改變了一些人的交友方式。那么,要經營好這個APP要開啟什么樣的模式呢?一起來分析一下:現在社交App的用戶體量龐大,例如微信、QQ、陌陌、易信、豆瓣等眾多移動社交產品都在努力探索持續性盈利的商業模式。綜合總結,目前主要有以下4種盈利模式:
1、增值服務模式
游戲等增值服務也是目前社交App較常采用的盈利模式。微信通過移動游戲推出全民、酷跑、歡樂斗地主等系列游戲為其帶來了豐厚的收入回報。除此之外,還有表情包、貼圖等增值服務也是目前較為成功的一種收入模式。
2、會員收費模式
會員收費是社交產品中最為傳統的一種盈利模式,也是較為普遍的一種盈利模式。早在PC時代,QQ就成功通過會員收費獲得價值不菲的收入。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QQ也延續了會員收費的模式。但僅靠會員收費還不足支撐一家公司的持續增長,且在競爭激烈的社交App行業,免收會員費已經成為一些新興企業博取市場份額的手段。
3、商貿模式
除了廣告和增值服務以外,電商作為一種相對來說比較新穎的盈利形式出現。目前,已經有一些移動社交APP在嘗試通過電商來盈利,或者給電商導流以獲取分成。微信在2014年便加大了對自身移動電商生態的建設,不但力推服務號,還上線了微店。傳統經營模式已經悄然無聲地植入了電商的血液了。
4、入口模式
相較于以上兩個較為傳統且成功的模式,入口模式的效果目前尚未體現太多。雖然微信目前已吸引到京東、大眾點評、美麗說、順豐快遞等公司的加入。但如何進一步開拓其中的價值,還需雙方之間更多商討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