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影響APP軟件質量和成本的三個重要因素
2016年03月18日
87
APP軟件質量 分類:資訊
目前應用市場上的大部分APP存在著低質量、可用性差的情況,主要是由于無法切實滿足用戶使用需求,而造成大部分的APP僅僅是一個空殼。這其中存在著很多原因,問題核心在于客戶沒有將自己的需求完整的表述,比如一些功能細節方面不和開發商提,一般就可能沒有。如果別人會替你考慮的越全面,那么開發成本就會很高。
這里我列舉三大塊最影響APP軟件開發質量和成本的東西。希望大家一定要記在心里!!!方便找合適的開發商和掌控項目質量。
一、APP功能的開發方式
現在市場上存在的幾種開發方式如下:
1.web網頁加殼生成APP
web網頁加殼生成APP的開發方式,先花幾百塊錢買個現成的手機網站模板,在加殼打包一個APP只需要5分鐘,但是做出來的效果很差,耗流量,瀏覽體驗極差,訪問速度慢等等。部分開發商利用客戶不懂,把這種5分鐘速成的東西,當成原生態開發的APP去欺騙創業者。賣幾千到幾萬的價格。而創業者很多時候還自以為撿了便宜(問了十幾家這家最便宜)。
2.Web網頁+原生態APP混編(網頁部分占80%以上)
混編方式的APP效果比第一種稍好。但是如果要做出接近原生態的效果,需要不斷的優化和改版,花的錢不比原生態少。而如果不對網頁和系統優化,只是簡單的拼湊。那么做出來的效果和web加殼的差不多。
3.HTML5 APP開發
HTML5 APP開發成本大概是原生態APP的50%到30%,也是比較接近原生開發能達到效果的一種方式。但受到很多限制。各大平臺兼容性還不足,相對來說還處于過渡期,同時比較耗系統資源。在低配的手機上更卡。手機淘寶的APP目前就是HTML5+原生態混編的,相對來說在很多低配的手機上還是比較卡的。最近優化了很多,但是早期的表現很不盡人意。Facebook和京東都嘗試過HTML5,同時也吃了不成熟的虧。HTML5的未來或許是美好的,但是這期間的試錯成本小公司不一定承受得起。
4.原生態APP開發
原生態APP開發是目前最常用和最成熟的方式。越重視細節成本越高。一般根據具體功能要求一個APP的開發成本從幾千塊到幾千萬不等。
二、APP功能的實現方式(功能的復雜程度和用戶量)
比如上面說到的搜索功能,具體對搜索功能的要求成本會讓成本差出來幾萬倍。不僅僅是搜索,再舉幾個例子。比如微信里面的聊天,分為文字,圖片聊天,錄音的語言聊天,語音及時對講,視頻聊天。語音及時對講和視頻聊天只簡單提一提。這些都是開發成本要用百萬級和千萬級來計算的東西。
微信和QQ乃至現在自己的語言對講和視頻聊天都是有很多問題的,比如同時多人聊天會有很大的回聲,電流,雜音。不是騰訊不知道,是知道了但是很難解決。
這里具體講比如錄音發送,一般來說我們聽一段60秒的音樂是1M左右。而微信的一段60秒的語音壓縮到了幾十K,來保證發送和接收時的速度。同時還做了語音降噪(減少周圍的噪音)等等。而如果這些不去考慮,只是簡單的發送一段語音。兩者之間的開發成本相差幾倍到幾百倍很正常。同樣的,你的APP做出來你會發現,消息發送很慢,很耗流量等等。
三、APP在手機上的兼容性
相信各位在用手機APP的時候,特別是安卓手機。肯定發現有些APP會閃退,卡死之類的情況。這個就是因為APP的一部分功能在這臺手機上不兼容或有bug。這些問題非常多而且很難解決。你只是一個用戶的時候感覺不會那么強烈,因為你用的大部分都是大公司開發的很成熟的產品。但是你自己作為創業者的時候就必須要考慮了。因為沒有人想自己的APP開發出來,10個手機上8個閃退。但是事實又的確如此。很多幾十萬成本開發出來的APP到處都是閃退。
兼容性是非常影響成本的(會對成本造成上下幾倍到幾百倍不等的成本)。僅安卓而言。安卓手機全世界有一萬多種機型,各種不同的手機品牌,分辨率,操作系統版本號,都對程序的兼容性有影響。很多時候做兼容性調試的成本還要大于軟件的開發成本,真要做到主流手機兼容,光買測試的手機就要花幾十萬去買。一個APP如果開發出來,不做兼容性調試開發。和做兼容性調試開發,成本也是會差出來N倍的。
另外在說說模板,很多時候一些項目如果有成熟的模板解決方案能節省很大的成本。
但是模板也一樣價格存在巨大的差異。同樣的一個商城模板可能價格也上下差出來幾十倍,原因也是因為細節功能完全不一樣,可能功能差了十幾倍。如果你在買之前不仔細觀察細節功能,那么一定會出現買了后大呼坑爹的情況。這個系統可能整個流程都是殘缺的,更不要提你拿這個殘缺的系統去運營了。
另外不是所有APP都有模板,一般來說只有商城相關的APP的模板比較多。而且模板有成熟不成熟的區別,真正成熟的模板開發成本和時間是巨大的,一個公司不可能同時有很多好的模板。因為數量多,必定不精。開發一個好的模板的成本已經巨大了,同時還搞多個,則說明每個模板上投入的成本和精力不會太多。
本文來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