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性意見促進共享經濟發展
2017年08月15日
55
分類:開發資訊
近兩年來,我國共享經濟發展迅速,某些領域下的產品已走到了世界前列。據悉,我國16年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度達3.45萬億元,參與人數達6億人次。
共享經濟目前也快達到瓶頸。為了更好的促進共享經濟的發展,近日,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工信部等八部門共同印發《關于促進分享經濟發展的指導性意見》。《意見》主要說明了共享經濟的主要特征、面臨問題、發展思路和保障措施等。
一、強調政府和企業信用信息共享
1、《意見》表明了對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主要表現為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通過互聯網平臺將分散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提高新興經濟形態的利用效率。國家發改委表示,《意見》沒有對分享經濟進行嚴格的定義,而是闡述了若干關鍵特征,同時兼顧了包容性和辨識性,以方便各部門、社會各界對分享經濟的認識。
2、《意見》強調監管和規范。因為共享經濟的發展在于管理和創新,所以《意見》強化了管理創新,充分考慮分享經濟跨界融合的特點,避免用“老方法”和“舊思維”管理“新事物”,強化地方政府自主權和創造性。完成與現有社會治理體系和管理制度的銜接,從而完善行業指導以及對事物的全面監管。
二、致力解決部分領域管理空白,缺乏公共數據資源支撐
1、部分領域管理空白。共享經濟在社會上影響力是很大的,發展過程中可能會暴露一些不規范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是各界所擔心和憂慮的。國家發改委表示,這是大家對分享經濟這一問題的認識還不統一。部分地方政府的響應還不夠積極,這還需要政府發出積極的信號,充分釋放分享經濟的發展潛力。
2、平臺能力不足。國內的生活消費方面的分享經濟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在生產要素方面才剛剛起步,許多領域的分享經濟模式還沒有成型或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部分平臺的建設和能力仍存在不足之處。
3、公共服務仍然需要完善。有相當多的一部分分享經濟平臺或企業反映,在利用分享經濟思維實現創新創業時,技術路線清晰,商業模式明確,但是缺乏公共數據資源的支持。像這種企業遇到瓶頸,需要要政府進一步加快數據的開放和共享。
在國家政府的積極號召下,各個共享經濟平臺,企業所面臨的這些問題也會全面解決。共享經濟的發展也會提升一個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