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幾個優勢
2017年08月17日
10
分類:電單車資訊
對于一家剛進入或者進入已久的共享經濟企業,在運作共享平臺的過程中,移動會思考以下的一系列問題。
1、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本質是同時連接供應者和需求者的,雙方是互利條件,相互促進。
2、不想傳統模式,在設計出產品或服務單向尋找客戶。而是在尋找客戶的同時,客戶也在尋找供應者平臺。
3、怎樣去才能找到供應者與需求者,讓雙方群體運轉壯大。
其實,這幾個問題只需要考慮共享經濟企業的商業模式運作的優勢,再做具體的策略。共享經濟企業的商業模式有一下留個明顯優勢。
1、挖掘充裕而稀缺的資源
共享經濟使用的是閑置的資源,因此只有挖掘絕對充裕、相對稀缺的資源,并且要有標準化程度較高,才能快速擴張。
2、激發網絡效應的平臺
互聯網模式下的平臺模式,在互聯網經濟時代能迎來無盡的契機。海量閑置、盈余的資源和海量需要使用這些資源的人,在供應和需求的平臺上無盡的循環,就能釋放出驚人的能量。
3、突破引爆點的用戶
在平臺建成之后,需要持續的吸引用戶,促進用戶數量和規模的增長。當用戶達到一定程度的規模后,才能達到引爆點。獲取大規模用戶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先采用傳統的地推方式,獲取第一批種子用戶,在使用其他營銷方式,進行擴大。當用戶發展起后,就需要考慮怎么綁定用戶,保證用戶的粘性等問題。
4、建設共情的社群
建立好用戶的歸屬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圍繞平臺建立社群,和用戶之間產生相互依存的力量。這就需要建立共同的興趣和價值觀,培養中堅力量。線上線下共同運營的結合,才能做好和企業發展一致的理念。
5、維護基于信任的秩序
做好信任,口碑。活動和事實相符合。信任是一個很難做全的東西。如何構建共享經濟世界中的信任感,是共享經濟成功商業化需要解決的可行性基礎問題。另外,共享經濟企業通過在運營流程上的環節來把控,包括事前把關,事中引入處理問題與爭議的機制,以及全程全范圍的監控與分析,事后需要雙方進行評價并有處理機制等解決方式。還需要在支付、保險等關節建立配套措施。這些都是需要在信任的基礎上才能解決的。
6、滿足供需高效的匹配
共享經濟的資源的所有層和使用權是不對稱的,前者在底層,后者在表層。商品上是私有,服務上是公有,這會構成供應和需求信息的不對稱。共享經濟可以極大程度上擴展供應網絡,可以極大的盤活接近所有的閑置資源,給需求者選擇,但這也會造成市場的擁堵。同時,供需關系的配對也會是個極大的挑戰。因此,為了更高效的進行供需配,需要建立篩選過濾,削弱流程中的降速環節,提供推薦選擇。
共享經濟這樣的商業模式才剛剛起步,未來前進的方向,我們是不得而知的。至于對我們的生活到底會產生什么樣的變化,還需要時間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