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的核心在哪兒
2017年08月14日
54
分類:電單車資訊
共享單車席卷各個大小城市,其中摩拜、ofo脫穎而出。二者各自獲取了龐大的投資和市場關注。特別是騰訊投資了摩拜,滴滴支持了ofo。這也就開始將共享經濟的概念推到了大部分人們的眼前。
不過,也有人說,這些共享經濟的企業,后期暫且不論,因為是個未知數。但是,前期真的能盈利嗎?投資人為什么會投資這些好沒有盈利的企業?況且在互聯網時代下的共享經濟的時代,這些依靠實體產品的移動互聯網企業,其所需要投入的成本資金是特別高的。共享單車之間的爭奪戰,根本就是燒錢的戰爭嗎?
我國的共享經濟的行業大佬們也面臨了這個問題。就算是合并了快的、優步的在中國市場上一家獨大的滴滴,也沒有盈利的消息蹦出來。ofo在入駐全國200個城市,僅僅在幾個城市實現了盈利。摩拜單車也說過,之所以不停的找投資人,就是因為還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
共享經濟為什么不賺錢?因為這需要做到前期的推廣,培養用戶的消費性。
在共享單車的環境下。用戶對價格也是有敏感地帶。例如,當與價格相關的東西一出來:“周末免費騎”出現,就會有“一周免費騎”出現;有“紅包車”的出現,就會有“騎行得紅包”的出現。
這些瘋狂的“燒錢”模式并不是簡單的頭腦發熱。這是在改變用戶的生活方式,燒錢只是一個快速有效的推廣方式。可以發現并培養潛在用戶,也縮短了培養潛在用戶的時間,同時也提高了用戶的粘性。
當用戶的消費習慣形成之后,共享經濟還是得走可持續的盈利模式。
從盈利模式上來說,租金是共享經濟當中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但這是要在“游戲規則”已經完成的情況下才能夠運行的大前提下才能進行的。例如,共享單車要解決車輛的維護,尋車和拆舊等問題。
另一個就是押金的問題。按照摩拜之前公布的最新數據,摩拜的用戶注冊量超過1億,每個用戶299的押金,那么押金池就有近300億。ofo也將押金從99元提高到了199元。
還有一個就是,流量和數據。這些都是共享經濟企業手中最寶貴的資源。因為,這是賣廣告的對象,后期的流量運營,就全靠這些用戶了。